返回

战争宫廷和膝枕,奥地利的天命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三章 内忧(上)(第2/2页)
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职务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他现在是“双冠王”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奥地利宫廷腐败的生活,显然更适合弗里德里希·李斯特。

    这位经济学家刚来没多久就适应了上流社会的生活,白天工作,晚上酒会、舞会,莺莺燕燕,他已经乐不思蜀了。

    要说人这个东西是很怪的,明明工作量非常大,但是做得是自己喜欢的事业,完成的是自己的梦想,人就不会觉得累了。

    此时,弗里德里希·李斯特就是这种状态。曾经为了实现胸中的理想抱负,想要组建德意志关税同盟,他组建了一个名叫德意志工商联合会的组织。

    当时李斯特和联合会成员在各个邦国四处游说,希望建立一个关税同盟。但是联合会请愿书得到的却是轻蔑和训斥,邦联议会不许他们使用“德意志”这三个字。

    理由是“这世上根本没有德意志的商人,只有巴伐利亚的、萨克森的、符腾堡的和其它地方的商人。”

    甚至他还被诬蔑为“极端的危险分子”,被迫离开祖国前往新大陆。

    现在他摇身一变,却成了奥地利帝国的官员,真是世事难料。

    弗里德里希·李斯特很感激梅特涅亲王,不仅仅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帮他找回了丢失的财产和公道。

    更因为梅特涅给了他这个机会,亲手完成自己梦想的机会。

    拥有奥地利的德意志关税同盟,将是完整的,伟大的,不可阻挡的。

    德意志人有了自己的祖国,终于能在法兰西的铁锤和俄罗斯的铁砧中间保护自己了。

    对于奥地利帝国中的其他民族,弗里德里希·李斯特其实并不在乎。

    因为他见到在维也纳,这个民族大熔炉中,民族矛盾远没有他听说的那么尖锐。不同民族的文化、理念,交织在一起,形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。

    而且他坚信,随着交通、商业的不断发展,奥地利内部民族的交流将逐步加强,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。

    至于语言他不觉得是问题,因为他说的高地德语和北德语之间的差别,比奥地利语和丹麦语的差距还要巨大。

    李斯特曾形容,普鲁士人说德语就像是在嘴巴里含了一个锤子,而瑞士人说德语则是完全不会用舌头。

    现在他不但成了奥地利的官员,还深受首相和皇帝的信任。

    虽然皇帝陛下似乎不太懂经济学的样子,不过这不要紧,重要的是皇帝能给他提供这个舞台。

    “李斯特先生,晚上莎莫伯爵夫人还有个舞会,你也不要工作的太晚了。”梅特涅离开之前,善意地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好的,首相大人。”

    在梅特涅离开之后,科罗拉夫走到了李斯特身旁。

    “李斯特先生,你知道的,帝国的财政收入虽然每年都在增长,但是在梅特涅首相的领导下,帝国的债务也在不断增加。帝国每年花费在维稳的钱有上千万弗罗林,然而整个帝国及周边地区还是起义不断,甚至愈演愈烈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

    “伯爵大人,您何出此言?”弗里德里希·李斯特有些愤怒,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梅特涅亲王,算是弗里德里希·李斯特的恩人。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推荐阅读: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、 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、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、 全民穿越:我有一座军火库、 大国实业、 吴劫李通玄、 风水王吴劫李玄通刘婆子、 铁血巾帼、 战神之帝狼归来顾靖泽白今夏、 团宠农家小糖宝、